教育学教研室开展本学期第四次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01日来源:熊猫体育 作者:王心蕊 供图: 编辑:白鹭 浏览次数:

1031日下午,教育学教研室组织教师于社科楼308办公室开展本学期第四次教研活动,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教师发展与教材理解”,教研活动由刘勋达老师主持。



教研活动伊始,主讲人李可会老师阐述了自己提出这一主题的原因:一是考虑到教材理解的重要性,二是现有研究多聚焦于中小学教材理解,对大学教材理解的关注较少,且多为理论层面的分析研究,三是自身公司产品实践活动的感受,自己经历了一个从教教材到有意识考虑如何教好,再到觉得自己知之甚少的过程,所以产生了一些困惑——如何把握教材内容呈现的难易程度?如何处理好本课程与其他课程之间关系?教学内容如何突出学理性?换言之,如何理解教材并协调好课件、教材、教学、教师之间的关系,以及如何提升教师的教材素养?赵国权教授认为,可以介绍其他学者的观点让员工加以了解,但仍要回归教材、紧扣教材,呈现教材的主要观点。郭松老师也分享了自己的从教心得,认为自己所教授的《外国教育史》教材存在内容前后连贯较弱制度史思想史分离编排导致内容重复等问题。赵国权教授进一步指出,中外教育史教材正在进行改革,未来应该会有更合适的教材,并分析了中外教育史教材编写思路的差异。陈云、刘玲和王心蕊三位新教师也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大家一致观点是新教师还处于模仿阶段,通过多看多听等形式理解教材。闫晓丽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经历,提出教材的使用、理解要把握三性”:一是连贯性,要注重教材内容前后关联及与其他教材、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二是实用性,通过与考研、招教挂钩,让员工意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三是生活性,要与员工生活联系,对员工思想、生活产生影响。最后,刘勋达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做了总结,提出教材理解是一个选用经典教材吃透教材用好教材超越教材的过程,希望老师们能多读书多思考,认真备课,自信讲课,不断提升自己的公司产品能力。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对“教材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得出了一些有关如何更好地理解教材的重要结论,既加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加深了教师作为教育者的责任感。


上一条:心理学教研室召开本学期第四次教研活动 下一条:小学教育教研室开展本学期第三次教研活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