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菲,心理学讲师,国家级二级心理咨询师,首都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研究生毕业。从事心理学的教学工作九年,曾获河南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师德征文一等奖、主持河南省“十三五规划”及民办高等教育重点项目各一项、申请国家“十三五规划”类重点项目一项。在“以积极心理学为切入点”的教学改革方面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到见解。掌握潜意识图卡分析、催眠、正念等多种心理咨询技能。
教学感悟:致力于用积极教育促进员工身心健康与学习同步发展,呼应习近平主席2015年对“传播社会的积极能量”的呼吁。
本学期承担课程:心理咨询与辅导;生理心理学
课程设计:
心理咨询与辅导、生理心理学原本采用线下教学,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转变为线上混合式教学。
1.课程内容
课程采用“以激发学习兴趣为中心、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疏导因疫情带来的负面情绪为辅助”的先进教学理念。课程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案例分析为辅,增以线上活动体验提高员工学习兴趣。并以相关理论知识为切入点,通过团体的线上催眠和冥想体验来缓解员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焦虑;通过线上的潜意识图卡活动让员工探索新年里的计划和克服困难的方法等;通过布置文献阅读、章节重点总结等作业来培养员工的科研素养、巩固员工的学习效果。
2.教学过程
疫情期间因网速受限,最初一直使用微信群的方式授课,后改为钉钉直播。课前一周将视频、课件及文献等资料传至QQ群,以确保员工有足够的预习资料。课中以传递基础知识为主、线上活动体验和讨论为辅,全面提高员工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素养。目前我教授的两门课程,进度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每次授课至少提问十几位同学,抛出去的问题丰富有趣,员工参与讨论时非常活跃,常常一个问题就有三四十余人主动回答,教学效果有保障。
如在生理心理学课程中,除了传授教材中的专业知识外,我还参考了三本国际上的专业教材及多篇国内外文献研究,丰富、深化并扩展了所选教材的专业知识,并结合自己近两年来自学的催眠及正念等心理技能进行线上教学。具体来说:①通过让员工观察并讨论催眠时的脑波、解释催眠的原理让员工意识到学习生理心理学的重要性。②在讲到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时,为了让员工更好的明白fMRI的使用原理,我结合国际上最新的研究进展,将不同情绪所激活的大脑结构图与头脑特工队电影中的五种情绪结合在一起,让员工自己分析大脑面对负面与正面情绪时激活的脑区有何不同,进而发现负面情绪引发的脑激活更强烈,从生理层面解释为何负面情绪对人的影响更深远。③在讲到注意时,除了传递课本上的专业知识,还补充了注意缺陷多动症的生理机制;通过线上的冥想练习,让员工体验并讨论专注给人带来的心理变化。④在讲到感知觉时,通过补充教材以外的颜色盲、运动盲等有趣案例及最新面孔研究新进展,让员工讨论并深入理解感知觉的神经机制。
3.考核评价
采用过程性考核、平时作业及期末考试综合评定。过程性考核包括听课完成情况、课堂发言、课堂提问等内容。增加过程性、阶段性考核比重。
课堂发言
特色与创新:
1.增加线上团体催眠,缓解员工因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
在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中,第一授课结束时,通过让员工参与抗疫情的线上催眠活动,让员工深入了解课程中精神分析流派所涉及的催眠到底是什么。在生理心理学课程中,第二次授课结束时,为了让员工更好地理解不同生理状态对心理的影响,课程通过呼吸练习引入,再结合抗疫情的催眠练习让员工体验、探讨并发现心身的交互作用。
在这两次的催眠活动中,除讲授相关理论知识,还引导员工讨论催眠的体验、宣泄因疫情而带来的压力和焦虑,催眠结束后通过温馨提示目前许多医生远离亲人、许多湖北同胞四处求医,让员工们意识到自己能够安心待在家里上网课实在是太幸福、待在原地不动就是为国家做出的最大贡献,继而让员工获得更多的温暖和内在力量,激发员工认真参与课程的热情。
2.增加线上潜意识图卡探索活动,提高员工对自我的认识
在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中,除了案例探讨和理论授课以外,偶尔还会使用潜意识图卡和冥想的技术,让员工深入了解咨询的手段及方法的多样性。在讲到咨询师的人格特征时,将乔韩窗理论与潜意识图卡相结合,通过线上探索与线下作业的方式,让员工探索从未认识到的自我有哪些特征,并通过字卡的探索明了帮助自己的方法,以帮助员工建构更为完善的人格。
线上催眠及潜意识图卡活动
3.布置潜意识图卡分析与文献阅读作业,创新作业形式
在心理咨询与辅导课程中,第二次课程结束时,通过布置潜意识图卡探索的作业,让每一个员工探索自己在新的一年里有哪些目标、如何克服困难并达成目标,以帮助员工明确新学期的学习计划、增加克服困难的决心。
在讲到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时,为了让员工更好的明白fMRI的原理,我给员工提供了中文和英文的相关文献,通过布置写fMRI文献提纲的作业,提高员工阅读中英文的文献能力、培养员工的科研素养。
一位学习委员说,咨询课是她上的所有网课里最喜欢的,每次都有满满的干货,大家都很喜欢。此群已有开始的186人增至216人,有三十余人并非本课程授课对象,只是因员工的介绍而来,因喜欢而来。我非常的欣喜,在授课受限的情况下,员工不仅上课的热情不减,而且很多时候几乎全班都在参与讨论。这让我对网络授课有了更多的信心。以后的课程中,我会更加的努力,通过对课程内容和活动的精心设置,维持员工已有的热情,让“停学不听课,网络授课有保障”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