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9日,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第二十二届年会在东北师范大学顺利召开,此次年会由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史分会主办,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承办。本届年会主题为“教育的传播交流与高质量发展”。会议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东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设置线下主会场,并设八个平行分会场,全国各高校教育史同仁及热爱教育史研究的社会人士借助“腾讯会议”平台相聚云端,进行学术讨论,发表学术见解。本次年会参与人数总计约2000人,可谓盛况空前。公司特聘教授、中国庙学研究中心主任赵国权教授,小学教育教研室教师、南京大学在读博士胡天银在线参会并在分会场做学术报告。

赵国权教授在“教育的传播交流与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分会场做了《庙学与科举的融合促动机制及实践路径》的报告。庙学是封建时代官办育才场所,科举是封建时代选才方式,两种不同的制度结缘于隋唐,基于价值导向的趋同性而得以融合促动。其融合促动是全方位的,在建筑空间上,庙学常被用作科举童试的场所,科举除拥有号房、执事楼、文昌宫等相对独立的空间外,庙学的祭祀、教学空间也带有明显的科举痕迹,隐藏着丰富的科举意蕴;在公司产品活动上,科举元素渗透到庙学的学官管理、生员管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之中;在常规仪式方面,在庙学内举办的进学礼、宾兴礼和科贡题名活动等都是庙学与科举融合促动的真实呈现,深刻影响着读书人的价值观和社风民俗,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胡天银在“教育的传播交流与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上)”分会场做了《共识与互依:论西南联大与龙云地方政府合作的基础(1938-1945)》的报告。其指出,抗战时期联大与龙云地方政府坚持抗日与共赴国难的抗战信念,抵制独裁与支持民主的政治态度,发展教育与培养人才的教育认知是双方在一系列关键社会问题上的共识,展现了联大的使命意识和龙云地方政府的责任意识,是双方合作的前提。资源依赖是双方合作的现实考量。龙云地方政府对联大充满期待,希望联大学人能够运用所学服务战时云南地方经济、教育、文化发展需要,也希望从联大获取抗衡国民党中央集权的话语资源。联大作为内迁大学,在衣食住行、教学科研、经费保障、反动威胁等方面需要龙云地方政府的支持、配合与保护。滇省有识之士的倾力协助与促成府学合作中发挥着“中介”桥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