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系列学习材料(四)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发布时间:2024年03月12日来源: 作者: 供图: 编辑:jyxy 浏览次数:

1922年7月16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出席大会的代表12人,代表全国195名党员。大会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区分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大会通过第一个党章,并通过决议案,决定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大会选举产生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推选陈独秀为委员长。

党的二大讨论的中心内容,是现阶段党究竟应制定什么样的纲领。虽然在大会前,陈独秀代表中共中央拟就了《中国共产党对于时局的主张》,对这个问题有了初步的阐发,但代表们认为还有值得修改完善的地方。蔡和森就明确表示,这个文件未将中国无产阶级及先锋队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完全表达出来,中国的资产阶级不会有法国资产阶级在法国大革命时的那种作用。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无产阶级应当联络农民和小资产阶级,形成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联盟。应该说,蔡和森的主张是正确的,其他一些代表也发表了类似的意见。

为了表明党对时局的主张,向全国人民阐明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基本纲领,大会决定起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并推举陈独秀、蔡和森、张国焘组成起草委员会,负责宣言起草工作。蔡和森和张国焘又推陈独秀为宣言执笔人。陈独秀花了两天的时间写出了初稿,蔡和森提出了许多补充和修改意见,然后交大会讨论。

在讨论现阶段革命的方针政策时,多数代表认为,当前还不能进行打倒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只能是联合资产阶级进行打倒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民族民主革命。有代表在讨论中提出,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革命对象,现在我们却要帮助资产阶级完成民主革命,使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反过来压迫无产阶级,这不是一个矛盾吗?多数代表认为,党的民主革命方针与党的根本目的是不矛盾的,因为进行民主革命并不是放弃社会主义革命,联合资产阶级不等于是投降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胜利固然使资产阶级获得利益,工农群众同时也可以获得一些权利和自由,进一步加强本阶级的力量和地位。这种暂时的联合是工人阶级根本利益的需要,是为将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准备条件。

党的二大最突出的贡献,是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下一条:党史系列学习材料(三) ——红船精神

关闭